历史因时间的延续而存在,又因时光的流逝而珍贵。我们历数深圳地产35年成长日记、传扬深圳地产35年风云人物,是为挖掘地产文化内涵,更为探索深圳房地产的品牌之路,描绘深圳房地产发展愿景,记录这个城市,铭记这个城市的建设者。
开发模式
万科城系开发模式
1999年,深圳“四季花城”诞生,它是深圳万科地产的第一个大型社区,也是万科“四季花城”系列的第一个项目,其成功开发同时带动了周边片区的发展。一直处于行业领跑地位的万科地产一直都在做“减法”的转型,通过经验和理性分析,并结合自身的品牌、管理、人才、资本等诸多优势,万科总结出一整套符合异地房地产规模开发建设的标准体系,即“万科城市群开发模式”,或者称之“万科城市运营模式”。
金地科学筑家开发模式
金地的成功,就是理念始终领先一步。2004年,基地集团以“科学筑家”全新理念闪亮登场。在产品上,以科学的方法创造产品价值,实现居住的本质,使产品竞争从功能上提升到性能上,真正贴近人性的需要;在企业管理上,强调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,尊重商业逻辑,使企业在协调、理性中获得持续发展;在企业文化上,强调科学的发展观,守正出奇,平衡发展,以此作为企业生命力的保证。
招商中国社区综合开发模式
招商地产是中国最早成功进行社区综合开发的地产商,蛇口是招商地产实施“社区综合开发”理念的典范。上世纪末已成为一座环境优美、居家舒适的“山海间的绿色家园”。2002年起,招商地产将社区综合开发的经验有选择地移植到深圳“南硅谷”社区和全国其他城市。
富通区域城系开发模式
在深圳这个带状城市,市中心的开发已近饱和,城市扩张是必然的趋势。多元化趋于重心就是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过程中逐渐形,“区域城系”是多元化区域中心具备城市次中心完整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华侨城旅游地产开发模式
2001年,波托菲诺在“深圳房地产(香港)展销”会上第一次打出“中国旅游地产第一品牌”后,华侨城成为了“旅游地产”模式的先行者。旅游+地产换来的巨大成功使华侨城欲将其复制到全国。
今天,深圳以其无与伦比的发展速度,奇迹般地崛起在中国的南海边,成为了高楼林立、商贸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。35年来深圳地产史,“创新”是核心,是原动力。从开天辟地的土地拍卖制度到如今发展成为“全国样板房”典范,深圳房地产业取得了全国瞩目的辉煌成就。
时势造英雄。这英雄可以是一群人物,也可以是一座城市。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,1980年8月,深圳被批准设置经济特区,由此,深圳披坚执锐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者:让亚洲四小龙刮目相看的“深圳速度”诞生了……
35年深圳,凝聚着敢为人先的地产精神。
从“深圳速度”到“惊世第一拍”;从中国房地产第一部法规到中国地产第一个以花园命名的小区;从国际花园城市到国际化花园社区;从全国首家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到和谐社区的建设,深圳地产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。
早在1980年,深圳就率先向社会卖房卖地,开创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先河。经过了35年的改革创新,深圳地产凝聚着敢为人先的地产精神。1980年,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房地产公司;1981年,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在深圳成立;1987年,土地拍卖“第一槌”率先放开土地市场;1988年,深圳带着“房屋是商品”的观念走向全国……
昨天的深圳地产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地产的第一次,今天,深圳地产并不满足于昔日的光环,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,深圳地产依旧将城市的发展命脉与全国地产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连,引领着全国人居生活的创新变革。
35年深圳,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样板房的地产品牌。
正是由于敢为人先的地产精神,创造了引领全国的地产品牌。35年的深圳地产之路,孕育了一大批风华正茂、蓬勃前行的地产品牌。万科、金地、招商、华侨城成为了中国跨区域整合地产开发的经典案例,百仕达、富春东方、东海等则在豪宅开发方面独树一帜。
在深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,一批老牌国企以及民营房企已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与地产模式,代表着深圳地产业,在全国的地产界谱写着永恒的篇章。深圳地产商带着敢为人先、改革创新的地产精神不断前行,从中国地产的第一个三错层户型到阳光入户花园,从全国第一个飘窗设计到澳洲风情园林引入,“全国样板房”美誉实至名归。
35年深圳,他们见证了成为深圳地产的发展,成为巨大的推动力。
回首35年,深圳出现了一群优秀的房企,扮演着城市运营者的角色,镌刻下特区楼市的价值谱系,刷新了主流地产的价值高度,他们是特区35载城市建设历程的真实记录者,也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。
四季花城、海月花园、碧海云天、波托菲洛、蔚蓝海岸、金地海景、百事达花园、天琴湾……相信每一个深圳人都耳熟能详,就是这些社区,不但成就了“中国地产全国样板房”的美誉,还缔造了一个个在全国开花结果的地产模式。而在这些地产模式的背后,有那么一群人的名字不得不提:王石、凌克、林少斌、陈剑……他们是35年深圳发展的见证人、是勇于开拓的勇士、是深圳地产的领导者。他们带着他们的地产模式,对深圳的城市建设、经济建设贡献巨大。
35年春华秋实,35年沧海桑田。下一个35年,我们再期待!
营销模式
深圳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说过,深圳是最早形成房地产行业内全产业链的城市,深圳房地产行业的成熟,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、景观设计、策划、顾问、中介代理,还体现在广告营销、招商推广、建筑建设、资本管理、物业管理等,整个产业链的专业分工和发展,让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以充分发展和创新。
深圳楼盘营销向来敢想敢做,房企的营销创新从未缺乏亮点,在中国地产近30年的历史中,深圳一直保持着“策源地”的地位。低价开盘、降价补偿、买房送车、团购优惠、联合销售、二三级市场联动等,房企营销一向是花样百出,更有不少房企,通过营销“一炮而红”。
◎1997年,中介公司戴德梁行负责销售东海花园一期,他们请来了香港影视明星任达华做宣传,东海花园由此成了当年的明星楼盘,也为后来中国内地楼盘明星营销打开了大门,请明星、美女甚至政要助阵渐渐成为楼盘营销的一种模式。
◎1998年,万科成立内地第一个地产客户俱乐部“万客会”,随后各大品牌房企纷纷成立地产客户组织,不仅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为业主提供延伸服务的机构,也变成营销重要渠道。
◎2002年,中海阳光棕榈园开通业主论坛,通过深圳本土网络平台,建立起了与客户的连接,首创网络营销的神话,也开启了地产网络营销时代。
◎2004年,百仕达红树西岸展出了毕加索原作、达利作品,轰动全球文艺界的同时也打响了中国豪宅标杆的名号。
深圳的品牌房企一直在营销思路上领军全国。说起深圳的楼盘营销,最著名的要数2002年5月碧海云天的开盘,当时的开发商京基集团请来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,这样的营销策略,成为了深圳乃至中国楼盘营销史上极为罕见的经典案例,也使得京基品牌闻名全国。
除了标志性的克林顿秀以外,中海怡翠山庄的“5+2”概念营销、水榭花都不见售楼处的开盘、阳光带·海滨城的“南硅谷”定位、中海深圳湾畔推出产品说明书、福田中心区写字楼改建商务公寓等,都具有典型标本性和开拓创新的意义。
近年来,随着深圳土地资源的紧缺,置业需求外溢,不少房地产企业纷纷打破地域约束,向珠三角地区辐射。一小时生活圈的概念兴起并成熟,逐渐改变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就业状况和居住模式。
项目盘点
东湖丽苑
我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,同时,它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物业管理机构。东湖丽苑见证了深圳房地产历史的起步,也开启了中国商品房的开发大门。
东晓花园
1987年地块开拍,深圳开启中国土地第一拍。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,标志着我国承认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,跨出了土地商品化、市场化的重大一步。
国贸大厦
曾被誉为“中华第一高楼”,是我国建成最早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,也是深圳的一个地理坐标。它是“深圳经济物区的窗口”,也是“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”。从1982年10月开工建设,短短37个月即竣工,创造了“三天一层楼”的“深圳速度”。
天景花园
1990年建成的普通宅区,它是万科第一个楼盘,也是中国第一个业委会的诞生地。
地王大厦
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,是深圳的重要标志。它是深圳第二幢使用钢结构建设的大厦,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,更曾是亚洲第一高楼。它于1994年5月开工建设,13个月即竣工,继国贸大厦后再次刷新“深圳速度”。
深圳万象城
深圳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,也是中国极具示范效应的超大型室内购物中心。如今,万象城已走向全国,成为国内购物中心领跑者。
红树西岸
开创了艺术与地产结合的营销模式,2004年开售时展出了毕加索原作、达利作品,轰动全球文艺界的同时也打响了中国豪宅标杆的名号。
蔚蓝海岸
项目在社区经营上导入新加坡的“邻里中心”模式,对深圳新型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示范性作用,而后卓越集团将“蔚蓝海岸”案名和模式推广至其他城市。
京基100大厦
2011年建成,曾是深圳最高的建筑地标,作为世界上最高的综合体之一,定义全新城市综合体形态。
COCO Park
它是国内首个情景式休闲购物中心,集文化、艺术、餐饮、购物、娱乐、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,结束了购物公园“无物可购”的时代,是福田CBD版块的商业代表。